清华大学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刘知远说:“从2023年开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流畅的自然语言交互模式。大模型技术跟之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用。”
因此,刘知远认为,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让人类社会迈向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即“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时代,这个新时代会具备“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和“无所不会”的三大特征。
“无所不能”是指,AGI会越来越聪明,甚至可以像人类中最聪明的代表,解决更加困难的挑战;“无所不在”是指,未来的智能遍布距离用户最近的终端,端侧模型会进入手机和电脑等便携设备,让智能距离用户非常近。
有了“无所不能”的大模型,和“无所不在”的端侧模型,如果能够通过强大的无线网络联接起来,就能够实现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达到“无所不会”。很显然,要达到“无所不会”的“终局”,无线网络的演进速度必须要能够匹配AGI进化的速度。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也表示,“大模型应用对于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大模型的有效落地,需要一个强大的移动网络来支撑,将它的能力传递到各个角度。而5G-A和AI的结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5G-A网络既为AI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成为网络基石,同时又使得AI在训练算力的调度更加灵活,更加便捷,随叫随到。”
这就是为什么5G-A技术与AI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双方的协同发展,将会开启一个属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5G-A和AI深度融合,推动AI走进丰富场景
细化下来看“无所不在”这个趋势,我们发现端侧智能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IDC的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6%,达到2.342亿部,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19%,以华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不断将AI技术融入手机;此外,AI PC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元年”。
因此,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曹明将2024年比作“AI入端的元年”,他指出,“将人工智能的能力注入到终端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从应用侧来看,具有AI功能的APP目前已有300多万款,甚至超过了不支持AI的普通APP的总量。所以我们预判:到2030年,70%的终端都会支持AI。”
“AI入端”的趋势,会带来哪些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跨平台”的AI。因为AI功能会在固定端和移动端同时出现,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具备AI功能的电脑或是手机上,进行相同的AI操作。第二个变化是多形态的终端。手机和电脑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终端,未来的智能时代,车、可穿戴设备,手表、手环、眼镜,还包括工程里的各种生产设备,都可以称之为“端”。第三个变化是人机交互模式的多模态化。这代表着从传统的文字输入模式全面转向语音交互。
当然,“AI入端”的趋势之所以产生,其基础条件同样是由5G-A的技术发展作为支撑。与此同时,5G-A也会在AI落地的各个环节发挥应有的价值。
融入AI时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智能时代的未来,固然令人神往,但AI大模型技术要走出理想的“乌托邦”,就势必要通过落地产业端来呈现它的价值。
王大鹏表示,“5G-A不仅是对5G三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以现有的5G网络的提升10倍性能作为一个设计目标。同时也把5G的能力三角扩展成为能力六角,像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和天地一体等新能力等新的能力,未来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刘知远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愿景,“过去几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网络技术其把全世界的设备、人和信息能够连接在一起。我们设想面向未来,如果把全世界的智能个体,充分的连接在一起,我会认为这将会迎来属于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涌现,我把它叫作‘群体智能’。”
当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已成为一种共识,我们要融入这个时代,要做好哪些准备?曹明指出,“首先,要适应、要学会去拥抱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和网络的结合,所带来的终端应用体验业务比过于以往任何时刻都会更好。因为中国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完整的生态链,以及非常活跃的创新生态,这一切都会推动着‘AI+5G-A’快速发展。”
的确,AI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生活和作业模式的变革,所以要适应AI带来的各种变化,终端、业务、应用,乃至生活。这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让我们习惯和适应新的变化。而华为会和产业伙伴一起,围绕人工智能的趋势,在中国去建设一张“无所不在”的满足各种AI应用,在各种场景下都有良好体验的5G-A的网络。